郑州股票配资交易_在线股票配资申请_配资炒股真实平台

全国前三配资 “海尔系”众淼创科通过聆讯 港交所或迎保险中介第一股 “报行合一”下毛利率已持续走低

全国前三配资 “海尔系”众淼创科通过聆讯 港交所或迎保险中介第一股 “报行合一”下毛利率已持续走低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全指食品、饮料与烟草指数近一个月下跌5.95%,近三个月下跌16.28%,年至今下跌17.96%。

  财联社7月23日讯(记者夏淑媛)港交所或将迎来保险中介第一股。最新披露公告显示,保险代理服务商众淼创新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淼创科”)上市聆讯已获通过,距离主板IPO只差临门一脚。

  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近年来营收持续增长,但毛利率却呈现走低。其中,营收从2021年的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4%。毛利率则从2022年的45.3%,下滑至2023年的42.8%,2024年一季度继续走低至42.4%。

  业内人士表示,自“报行合一”以来,保险中介渠道佣金下降程度明显,行业长期依赖的产品与费用红利正逐步消失,利润空间预计也会被进一步压缩。对于正在冲击IPO的保险中介而言,想要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还需要加大研发的长期投入和科技赋能,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真正建立起护城河。

  “海尔系”众淼创科通过聆讯,港交所或将迎保险中介第一股

  二次递表后,一家背靠海尔集团的公司终于通过聆讯。

  最新披露公告显示,众淼创科上市聆讯已获通过,即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及中国平安资本(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公开资料显示,众淼创科成立于2017年3月,原名青岛全掌柜科技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旗下公司。成立之初,众淼创科主要从事IT服务,2017年12月收购海尔保险代理后,公司业务扩展至保险代理,并在发展过程中扩展至咨询服务业务。

  2023年4月,众淼创科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同年5月,众淼创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了解,在IPO申请前,众淼创科已完成A轮和B轮融资,合计融资1.42亿元。

  在创立过程中的股权变化中,海尔集团一直处于控股地位。招股书显示,海尔集团通过青岛海盈汇及青岛海创汇间接合计持有众淼创科60.44%的股权。

  对于赴港募资用途,众淼创科表示,将于未来三年用于发展集团的保险代理业务,提升自身IT服务产品和研发能力,以及在保险中介及金融科技行业寻求投资及收购能实现产业协同效应的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若众淼创科顺利登陆港股市场,“海尔系”旗下将在海尔智家、海尔电器、海尔生物等公司外,收获第七家上市公司,这也意味着众淼创科将成为国内保险中介行业登陆港交所第一股。

  众淼创科背靠海尔持续扩张,“报行合一”下一季度毛利率走低至42.4%

  近年来,尽管背靠海尔展现出较快的扩张速度和稳定的盈利能力,但众淼创科却不得不面对保险中介行业佣金率下行的行业现实。

  据悉,众淼创科主要通过向保险用户分销保险公司合作伙伴的保险产品向其收取佣金来赚取保险代理业务收入。同时,作为保险代理业务的延伸,公司亦提供IT服务及咨询服务赚取收入。

  2021-2023年,众淼创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亿元、1.48亿元、1.74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2699.2万元、3634.9万元、3899.3万元。

  2024年一季度,众淼创科营业收入0.59亿元,净利润为1482.9万元。截至2024年4月底,归属于海尔集团或预支相关的收入约占众淼创科总收入的23.1%。

  具体来看,保险代理业务贡献了众淼创科绝大部分收入,该业务主要分销四类保险产品,即财产保险产品、寿险及健康险产品、意外保险产品和汽车保险产品。

  招股书显示,2023年,该公司财产保险总保费为3.34亿元,寿险及健康险总保费为2.29亿元,意外险总保费为0.84亿元,汽车保险总保费为6.12亿元。4种产品的平均佣金费率分别为17.9%、14.8%、33.1%、5.6%。

  从公布数据看,2021年,众淼创科财产保险产品佣金费率为17.4%,而到2023年,仅微增至17.9%,上涨乏力;而作为公司佣金收入第二大来源的寿险及健康险,平均佣金费率则从2021年27.4%滑落至2023年的14.8%。

  从渠道费用来看,报告期内,众淼创科的转介费和服务费增长较快,从2021年的0.4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0.77亿元,复合增长率21.18%,占销售成本的比例也从2021年的59.6%上升至2023年77.1%。

  随着渠道费用上升,平均佣金费率整体走低,众淼创科的毛利率则从2022年的45.3%,下滑至2023年的42.8%,2024年一季度继续走低至42.4%。

  业内人士分析全国前三配资,自“报行合一”以来,保险中介渠道佣金下降程度明显,首年佣金率下调幅度在30%左右,部分产品下调幅度达到50%,其长期依赖的产品与费用红利正逐步消失。对于正在冲击IPO的保险中介机构而言,想要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还需要加大研发的长期投入和科技赋能,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真正建立起护城河。